2024-11-26 16:11:22
文科,法学、财会、汉语言;理科,计算机。
这是张雪峰最推荐的大学专业。
张雪峰可能没想到,自己推荐专业,不仅左右了家长学生的报考选择,还影响了大学院校的专业设置。
计算机专业炙手可热,中国大学正在疯狂扩招。
今天,高考生以高分考上计算机专业。
四年后,大批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。
专业扩招,前景难料!
我们常说的计算机专业,其实是一类专业。
计算机类专业隶属工学门类,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软件工程、网络工程、信息安全、数字媒体技术等18个专业。
今年专业录取一个明显的变化是,计算机类专业疯狂扩招。
数据显示,2024年,全国计算机类专业招生计划共计43.5万人,比去年增加了超4万人。
2023-2024年全国计算机类专业招生计划数增长情况 图片来源:易度排名
增长幅度,高达10%。
10%是个什么概念?
今年我国高考的总录取人数数据还没有出来,我们看一下各地的情况。
安徽省录取考生52.4万人,较上年多录取0.7万人,增长1.3%。
山东省录取考生81.9人,比去年增加2.8万人,增长3.5%。
陕西省录取新生30.49万人,比去年增加1.5万人,增加5%。
可以看到,各地的录取人数虽然都所有增加,但是,增幅基本在5%以内。
相对而言,计算机类专业招生计划的增幅,远超录取人数增幅。
录取人数确定,计算机类专业大幅扩招,意味着其他专业要缩招。
这是向计算机类专业的一次“定向放水”。
这次“放水”,还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。
上至985,下至“非重点院校”,都是在扩招计算机类专业。
但是,扩招的幅度各不相同。
2023-2024年各层次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招生计划数变动 图片来源:易度排名
其中,“双一流”高校的增幅最大,达到了14.69%。
正解局推测,“双一流”高校扩招的计划并不多,但因为原有的招生计划就少,显得增幅很高。
最值得关注的还是“其他院校”,既非985/211,也非“双一流”,办学层次处于末端,数量又最为庞大的“非重点院校”。
这次的扩招高达13.04%,意味着,扩招的4万名计算机类招生计划,大部分集中在“非重点院校”。
此外,据网上披露的信息,本次扩招中,山西、河南的高校讨论热度最高。
比如,太原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,2022年、2023年的招生数在1540名左右,今年直接扩招300人,增幅达20%!
要知道,太原理工大学整个招生人数也不过8850人,竟然有近四分之一的新生学习同一个专业。
图片来源:《求是》杂志
郑州轻工业大学的情况也类似,软件工程三个方向在河南招生1010人,加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网络工程专业,计算机类专业合计招生1750人,占到了整个招生计划的40%。
郑州轻工业大学计算类专业招生计划 图片来源:掌上高考
至此,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:
如果将计算机类专业扩招比作“定向放水”,那么,这股水又“定向放给”了教学层次较低的“非重点院校”和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。
如此定向放水,又是为了什么?
为什么要“定向放水”?
或者,我们可以换个问题:
为什么“非重点院校”特别是高等教育薄弱地区的“非重点院校”,热衷于扩招计算机类专业?
这就要说一说高校的底层运行逻辑了。
高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,科学研究,在这个大任务之下,其实还背负着两条重要的指标:
一个是分数线,一个是就业率。
分数线,反映的是学生的生源质量。
就业率,反映的是学生的培养质量。
这一进一出两个指标,某种程度上,决定着高校行不行、好不好。
为了完成这两个指标,各大高校都在绞尽脑汁。
我们看到,每年招生季,高校招生老师奔赴全国各地,争抢优质生源。
甚至连清华、北大这样的顶尖学府,也为了抢夺状元而“大打出手”。
网友吐槽清华、北大“抢人大战”
争归争,打归打。
整体来看,高校越好,分数线越高;高校所在的地区经济越发达,就业率越高。
因此,“非重点院校”特别是高等教育薄弱地区的“非重点院校”,在分数线和就业率上的数据不会太好看。
教学层次短时间内无法提升,办学地点也不可能随便搬迁,这是一场不对等的竞争。
那么,“非重点院校”又该如何“逆天改命”呢?
答案是,调专业。
在报考志愿时,很多考生都面临“好学校的差专业”、“差学校的好专业”这样的选择难题。
对于“非重点院校”来说,调“好专业”比成为“好学校”简单多了。
通过扩大“热门专业”的招生计划,增强对考生的吸引力,这是“非重点院校”与重点高校之间开展的一场“田忌赛马”。
“非重点院校”以“热门专业”这一“上等马”,对阵重点高校“冷门专业”的“下等马”。
在招生时,“非重点院校”有了赢的机会。
在就业时,同样如此,“热门专业”要比“冷门专业”更好就业一些。
计算机类专业,既能进大厂拿高薪,还可以保留考公的机会,成为张雪峰们力荐的“上等马”,也成为家长和考生追捧的“热门专业”。
据麦可思研究院在今年六月发布的《2024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》显示,信息安全(7756元)、软件工程(7061元)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(7014元)等计算机类专业收入名列前茅。
2023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(对比2019届,前10位)
数据来源:麦可思-中国2019届、2023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
“非重点院校”自然将计算机类专业作为扩招的重点。
相对于电子信息、电气工程等其他工科,计算机类专业的开设门槛较低,不需要太多的实验室和相关器材。
特别是软件工程,学习的内容大多是数据库、软件开发,只需要配备电脑即可,更是受到高校的追捧。
此外,计算机类专业的学费普遍较高,能够增加高校的收入。
像太原理工大学,软件工程专业一年学费为1.6万,是其他专业的3倍。
太原理工大学收费标准
郑州轻工业大学,计算机类专业一年学费为1.2万,也不便宜。
既能提高分数线和就业率,还能增加收入,“非重点院校”开启了“定向放水”。
这场“定向放水”,网友评价褒贬不一。
有网友点赞,认为“好就业”的专业就应该多招。
有网友质疑,认为高校不该跟风开设专业。
这里,谈及一个深层次问题:
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应该紧跟市场需求?
在正解局看来,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贴合产业发展,满足市场需求。
产业催生岗位需求,教育满足产业需求,最终形成正循环。
这一点,国家早已定调。
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,就明确规定,要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,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。
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
事实上,近10年来,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,每年调整的幅度将近5%。
设置和调整比例如此之大,核心驱动力是我国的产业发展转型升级。
高校专业要顺应需求,但不能盲目“追热点”“赶潮流”。
应不应该扩招,扩招多少,高校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:
一是看产业,看的是就业市场的总需求。
二是看同行,看的是同类高校的总供给。
三是看自己,看的是教学能力与水平。
只有综合考量市场需求、行业趋势、自身能力等多重要素,高校的专业调整才能与时代发展实现“同频共振”。
以这三要素来审视计算机类专业扩招,不由得让人担忧。
计算机类专业的这场“定向放水”,4年后,可能会给就业市场带来一场“大水”。
虽然计算机类专业被称为“万金油”,各行各业都需要,但是,经过前期的一轮扩招,就业率已经在下降。
2024年全国专业就业率统计
现在,计算机类专业扩招4万人,必然会导致人才供给增加,带来供过于求的风险。
更何况,各个高校短时间内疯狂扩招,能否保障教育质量,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,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?
如果扩招计算机类专业吸引高分考生,却无法保障教育质量,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。
更值得警惕的是,AI对程序员的冲击。
英伟达CEO黄仁勋,百度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等行业大佬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,以后或将大幅减少甚至不再需要程序员这个职业,其职业能力将被AI替代。
事实上,现在许多简单的编程任务已经可以由AI自主完成。
未来,AI可能会对低端程序员的岗位造成冲击。
今天,高考生以高分考上计算机类专业。
四年后毕业,进入的可能是一个极致内卷的就业市场。
专业扩招,前景难料!
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,要早做打算了。